冬至南北方风俗有什么不同?
在北方,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
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,每年冬至日,有吃饺子的风俗。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,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,包成像耳朵的样子,做成一种叫“驱寒娇耳汤”的药物,施舍给百姓吃。后来,每逢冬至,人们便模仿做着吃,形成了风俗,也有了俗语: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。”
在南方,有冬至吃汤圆的风俗
在南方,“汤圆”则才是冬至美食。汤圆外表圆润,口感软糯清甜,被视作“团圆”的象征。冬至吃汤团又叫“冬至团”。
冬至画九,九九消寒
梁代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中写道:“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,为寒尽。”具体意思是,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“九”,一直数到“九九”八十一天,“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”,天气就暖和了。因此,人们把冬至也称为“数九”。
而所谓的画九,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。明代《帝京景物略》载:“冬至日,画素梅一枝,为瓣八十有一。日染一瓣,瓣尽而九九出,则春深矣,曰九九消寒图”。
冬至腊月正做酒
冬至酿米酒也是史上的传统风俗。传统的姑苏人家,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,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,加入桂花酿造。糯米甜酒对身体有明显滋补作用,活血化瘀,美容养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