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清明纸必须当天挂吗?
清明扫墓(挂青)不一定就是清明节这天上坟,而是指节气中的一段时间。比如,三月清明,到了春分节气的十五天后半段就可扫墓了,而二月清明则在清明节气的十五天内都可扫墓,只是农村习惯放在清明节气的前半段。清明节那一天,在农村被称为“正清明”,一些地方不仅寒食节忌讳扫墓,正清明这天也忌讳扫墓。
2023年清明节时间为阳历4月5日。
相关阅读:
厦门清明节风俗有哪些?
一、扫墓祭祖
清明节主要活动是扫墓祭祖和祭奠已故先贤。清明节前后十天是民间扫墓祭祖的日子,扫墓起源于秦代。
闽南等地有俗语说:“清明不回家无祖”,远赴外地的人一般都要赶回家过节、扫墓。《厦门志》记载:“清明,各祭其先。前后十日。墓祭挂纸帛于墓上。妇人亦出郊展墓踏青,采新麦簪之。”
旧时,扫墓一般全家老小全部出动,除了带供品、香烛、墓纸等,还带有锄头、畚箕,称“行山”或“踏青”。
到墓地以后,先检查墓地有否倒塌,破损,然后锄净坟地周围杂草,清理墓埕、墓碑,培土植树,俗称“培墓”或“巡墓”,并用蛋清调和的朱砂将墓碑上的字描红,再将供品放置在墓碑前的石板上,同时将部分祭品一并供奉墓边的土地公公,然后焚香点烛祭拜。再将压墓纸放置在墓地上,为防止被风吹走,以小石压住,称为“挂纸”或“压纸”,以此作为扫墓的标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