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民间说法,端午节后五彩绳的处理时间有这些讲究:
在有的地方,端午节佩戴的五彩绳则是需要在端午节后下第一场雨时,摘下抛到河里,让它随雨水冲走。
而在部分地方,端午节佩戴的五彩绳需要一直佩戴到七月初七“七娘妈”生日,才解下来连同焚烧。
不同的地区的习俗是不一样的,建议大家根据当地的习俗为准。
相关阅读:
农历五月初五,是我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。端午节是民间传统的节日,历史上也叫端阳节、天中节。“端午”本名“端五”,也叫“重五”、“重午”。《康熙大兴县志》载,这一天少女要“佩灵符,簪榴花”,因此又名“女儿节”。
提起端午节,自然会想起包粽子和划龙舟,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举行的活动。粽子一名角黍,用菰芦叶包糯米制成,有三角形、方形和长形的。古代,每逢五月初五,人们便用竹筒盛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,表示敬意。粽子就是从此演变来的。以后,逐渐成为应时当令的节日食品。
这一习俗不仅国内流行,在日本、朝鲜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也较普遍。龙舟竞渡,场面热烈火炽。舟呈龙形,五色斑斓,首尾飞翘。划船的小伙子们赤膊彩巾,精神抖擞,在震天的锣鼓声中和彩旗指挥下破浪前进。近几年来,在湖南屈子祠畔汨罗江上举行的龙舟竞渡格外引人瞩目。传说这里是当年屈原投江自沉之处,举行龙舟竞渡时,观众达十万人,欢乐的气氛洋溢在汨罗两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