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籍《神枢经》中记载:“芒种后逢丙日入梅”,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,芒种节气到来后,逢第一个天干带有丙的日子,就是进入梅雨季节开始的日子。在《田家五行》中记载:“芒种后雨为黄梅雨”,则以芒种为入梅。上述入梅日到来的时间有出入,主要是因为地区差别,以及多年平入梅日期往往有所变化而致。
一般情况下,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,7月中旬结束,也就是出现于“芒种”和“夏至”两个节气内。咱们就按照“芒种后逢丙日入梅”来说。
什么是丙日?
古人用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两两配对来记日子,一共可以60组不同的名称,循环使用。
丙日的“丙”字是“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”10个天干中的第3个位。因此,在天干地支无限循环记录日子的过程中,带有丙的日子都是“丙日”。
今年芒种到来的时间是公历6月6日,农历的四月十九日,天干地支为乙未日。今天是阳历6月7号,农历四月二十,根据天干地支运行记录日子是丙申日,是芒种交接后逢第一个丙日,根据“芒种后逢丙日入梅”来看,今日6月7号丙申日就是今年入梅的日子。
什么时间“入梅”?
梅雨,亦作霉雨,黄梅雨。是在每年6、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,经过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、台湾地区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,持续多日的降雨,容易导致东西发霉,故称“霉雨”。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,故称其为“梅雨”,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。
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?梅雨或作霉雨,言其沾衣及物,皆出黑霉也”?的?说法。?在《五杂俎?·天部一》中?记载:“?江南每岁三、四月,苦霪雨不止,百物霉腐,俗谓之梅雨,盖当梅子青黄时也。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,至六七月之交,愁霖雨不止,物始霉焉。”?
“入梅”也就说进入梅雨季节。到了这个时段,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等地,降雨增多,容易阴雨绵绵,空气湿度很大,百物极易获潮霉烂。另外此时正是梅子青黄时,故此,进入梅雨时节,俗称入梅,下的雨也叫黄梅雨。
现在的入梅标准:入梅前5天,副高在120°E上的脊线≥18°N,且5天中至少有3天的日平均气温≥22℃。入梅后头5天中有4天雨日(包括郊县气象站测得的雨日);若梅雨有分段现象,则每段梅雨结束后的,气温均≥22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