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悉,梅雨结束(出梅)后,雨带北移到黄河流域,长江流域的降水量明显减少,晴好天气增多,温度升高,天气酷热,进入盛夏时期。
梅雨天气开始、结束的迟早,梅雨期的长短和雨量的多少,取决于当年冷暖空气的强度和进退时间。有的年份,梅雨最早可出现在5月份,称为“早梅雨”,出现在6~7月份的梅雨称为“正常梅雨”。一般说,进入梅雨时间早,梅雨期长,总降水量也大。个别年份,因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太强,直驱北上,越过江淮流域而进入华北地区,使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很少或无雨(俗称“空梅”),从而造成江淮流域大范围干旱天气。
相关阅读: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夏至节气被视为季节之交的重要时刻,包括各种传统习俗和饮食文化,这一天阳光最长,昼长夜短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。那么,夏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?
夏至,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。斗指午;太阳黄经90°;于公历6月21~22日交节。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此时,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。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,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