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为什么会有赛龙舟?目的是为了什么?
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大习俗,相传屈原含冤投江后,楚国人十分悲伤,他们相信屈原是忠心贤臣,便划船去拯救屈原,然而当他们奋力到达洞庭湖时却不见屈原的踪迹了,他们担心湖中的鱼。后来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赛龙舟活动。赛龙舟之习俗盛行于当时的吴、楚、越三国,之后人们还在端午节以赛龙舟的方式来祈祷风调雨顺。
其实,“龙舟竞渡”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。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,做竞渡游戏,以娱神与乐人,是祭仪中半宗教性、半娱乐性的节目。后来,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,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。
相关阅读:
过端午节,除包粽子和划龙舟以外,我国各地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。旧时,一些人家门上插菖蒲、艾叶,蒲叶剪成剑形,以示祛除瘟毒。堂屋里挂钟馗像,传说他能杀鬼驱魔。妇女用彩绸制成粽子、辣椒、萝卜、扫帚、簸箕、老虎之类的小饰物,用彩线串起,挂在孩子的肩头或胸前,叫“老虎索”。若以丝线扎成菱角形小袋,内装沉香,系在小孩身上,名为香袋。有些人家用雄黄酒涂在孩子额头和鼻耳之间,或在额上写一“王”字。
屋内挂绘有蛇、蝎、蜈蚣、壁虎、虾蟆的五毒图。我国江南风俗,端午之日,在屋内焚烧苍术、白芷、芸香,再点上蚊香,薰得烟雾腾腾,用以辟邪去毒。这些习俗,如果摒除迷信成分,实在是一种有益的卫生活动。因端午时届春夏之交,百虫俱发,这时用药物消灭虫害,对预防疾病是十分有益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