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谓“夏长”?在庐江方言里,将这两个字扩充加长着读,意思就出来了:夏日长,长长的夏日,在田间劳作的人们,体力跟不上,腹中饥饿明显,此时需要一些食物补充能量,好继续后面的劳动,庐南的乡村称之为“夏长”。
庐南方言里,还有一个词和它意思接近:“打尖”。打尖,意即在正饭之前弄一点零食吃吃,为饥饿、空着的胃打个底。这在养生上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。而吃“夏长”,则特定于夏天长长的白天下午时光、超负荷辛勤劳作期间为身体“攒劲”那一顿。
“夏长”,吃的食物不是很讲究,都是简单寻常、容易调制的。像中午的锅巴,加一些热骨汤泡着,算是奢华级别的“夏长”;普通的“夏长”是提前熬好粥,揭开锅盖凉却,辅以一碟香油炒咸豆角,里面有剁碎的青辣椒,脆生生、咸津津、辣丝丝的,自是别有风味。也有用几个鸡蛋或煎出、或糖水煮好送到晒场或田头的。当然。最省事和随意的,应是以中午的剩饭加开水泡一泡,加一点咸菜,就算吃“夏长”了。
其实吃“夏长”这风习不光庐江有,其他地方亦有类似情形,不过称谓不同。比如与我们毗邻的无为人在中晚饭之间加吃的这一顿,他们的说法是“吃晚茶”,听着似乎比较文艺。而他们的“吃晚茶”不只局限于田间劳作的农人,还包括上门的木、瓦匠等各类手艺师傅,以及来家中做客的客人。吃的东西以面条和茶叶蛋为主,辅助的小菜至少都三四个以上。
而在江苏南通、张家港一带乡村,亦有此习惯。吃的多为蔬菜与米饭混合调制的“泡饭”,也有和我们庐江乡村一样,简单的开水泡饭,配上的小菜一般都有一碟各家自制的毛豆拌酱,分明带有苏南地域特色。